股票配资世界
医药界的“茅台”,掀起港股狂潮。
5月23日,恒瑞医药首战告捷,在香港成功上市一路大涨29%,市值飙升至3900亿,成为近5年来港股医药行业最大龙头企业。
作为2000年就在A股上市的“药王”,66岁的孙飘扬再次携恒瑞医药赴港敲钟,吸引了一众顶级投资人,仅机构认购就达41亿港元。
一直以来,孙飘扬堪称恒瑞医药的“定海神针”,多年前他力挽狂澜,恒瑞医药才得以起死回生。
谁能想到,25年后他会以这种方式再度被网友关注。
孙飘扬从不打无准备之仗。
从2024年12月官宣赴港上市,恒瑞医药一路过关斩将,仅用了短短5个月的时间就发布招股书,成功挂牌登陆港股。
这场首秀,恒瑞医药吸引了20多万股民关注,投资者蜂拥而至超额认购454.85倍,股价一路飙升到60.5港元,沉寂多时的港股瞬间被引爆。
恒瑞医药作为在A股和港股双轨上市的公司,每一次转折都与孙飘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无论是35年前力挽狂澜,还是4年前再度出山,孙飘扬的每一步都在未雨绸缪。
80年代初,孙飘扬在连云港制药厂担任技术员,这家公司也就是现在的恒瑞医药,当时它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,因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药厂连年亏损。
1990年,32岁的孙飘扬接下了这个烂摊子。
在他看来,技术门槛才是抢夺市场的“金刚钻”。
恒瑞医药在孙飘扬的带领下开始冲击抗癌药市场,在投入120万后一举拿下该渠道重大专利,接着又开发了几十种新型药,孙飘扬成功救活了制药厂。
1996年,公司销售收入已成功破亿。
在孙飘扬看来,购买专利只是被动发展,创新研发才有未来。随后几年,大举布局研究中心主攻新型药物研发,成为恒瑞医药首要的任务。
这时的恒瑞医药已经在同行业中首屈一指。
2000年时,恒瑞医药在抗癌药市场已势不可挡,孙飘扬借势携恒瑞医药在A股成功上市,巅峰时期市值突破6000亿元成为抗癌药物的“领头大哥”。
2015年,医药市场迎来创新药的浪潮,恒瑞医药转型较早抢占了先机,市值一路暴涨。
有意思的是,恒瑞医药自上市以来,已累计分红27次,分红金额逾百亿元。但公司却从未对外融资,恒瑞医药如此骄人的战绩不得不令人汗颜。
“口罩”三年,众多企业步履艰难而恒瑞医药则逆市长虹,2024年底时其净利润高达63.37亿元,公司账面流动资金超过221.32亿元。
现如今,大多数企业想尽办法挂牌上市,都是为了筹措资金。
而恒瑞医药一路高歌猛进,净利润可谓年年长虹,既不缺钱又不缺知名度,赴港上市到底图啥?
恒瑞医药正经历着巨大的挑战。
不少后起之秀直指“一哥”王座, 国内市场份额面临着被瓜分的危险。
百济神州、百利天恒等新兴药企业虽然创立较晚,但几年时间就快速崛起,他们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最高、研发难度最大的创新药狠狠发力。
成为行业“一哥”,就掌握了更多话语权。
百济神州自2010年10月成立以来,研发出抗癌新药BTK,获得美国医药行业授权,销量一路走高。
2024年,百济神州营业收入高达272.14亿元,A股“药王”,在恒瑞医药与百济神州之间极限拉扯,可见百济神州的“杀伤力”不容小觑。
长期以来,恒瑞医药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壁垒抓住先机获得了优秀的业绩。几十年来,在医药行业的地位几乎无人能及。
但恒瑞医药最大的弊端,在于缺少强悍的市场爆品,依靠购买专利生产同效仿制药,在技术层面上很容易被其他药企掌握。
再加上新兴药企的不断冲击,恒瑞医药显然需要强化竞争能力,但这并不能一蹴而就。
直到2023年,恒瑞医药终于自主研发了重点抗癌药物(PD-1)艾瑞卡,在获批上市后一度攻城略地成为公司的“极致单品”,仅此一项年销售收入就能实现47亿元进账,稳居该品类第一。
但随着医药制度改革,受集采政策的影响,该药物的销售利润因此下降了89%,作为公司的“拳头”产品,恒瑞医药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。
这一年,62岁的孙飘扬在退休一年后又再度重返岗位,他主张切换创新药赛道大踏步进行战略调整,这也使得恒瑞医药的经营状况回升到2020年同期水平。
但时至今日,药物集中采购政策仍然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巨大压力,销售额与上一年相比减少了大约8.4亿元。
在国内市场日益严峻的机制下,即使恒瑞医药具有超强的盈利能力,也必须加快出海步伐抢夺新市场,这成为恒瑞医药当下不得不考虑的问题。
敢于迈出第一步的人,始终能拥有更多可能。
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国企业出海的最前沿,而港股就成为众多企业出海的第一站。赴港上市可直接吸引并链接全球资本,为企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本网络。
不得不说,孙飘扬海外布局落地香港的首秀,堪称完美。
出海之路并没有那么简单。
早在2008年,恒瑞医药就与国际药企巨头多方合作,但出海产品较为单一,市场份额多以注射制剂为主。
这之后的2020年,恒瑞医药虽着手海外布局开拓临床中心,但恒瑞医药的出海之路却举步维艰。
美国医药行业中心对于恒瑞医药临床试验中,受试者人种分布数据提出质疑,否决了公司创新药进入欧美市场销售的申请。
中国药企不但要突破国外相关医药法规与审批门槛,还要进行国际化结构调整,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。
相较而言,百济神州似乎在这方面更具优势。
自创立以来,百济神州在临床试验以及商业化推进方面,均收获了颇为可观的成效。
百济神州的管理层至少有4位来自全球的高级经理人,他们将商业化运用到了极致。其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物,通过国际准入制度并已实现量产用于患者的临床治疗。
据统计,2024年恒瑞医药的海外营收仅约为7.16亿,而百济神州单单在美国市场的战绩就高达百亿。
近几年,恒瑞医药的研发管路中的新品在美国均未获准入市,其出海的产品又大多处于开发试验期,难以及时抢占海外市场。
如今,创新药出海陷入瓶颈,国际化布局受国际准入制度影响,恒瑞医药不得不面临巨大挑战。
但无论成败,都将是中国创新药企迈出全球化进程不可或缺的一步。
恒瑞医药港股上市,有利于倒逼企业提前进行药品国际规则建设,更是其应对国内激烈竞争、加速国际化步伐的关键布局。
前路艰难,恒瑞医药要想重回巅峰,孙飘扬任重而道远。
参考资料:
1.《投资界》今天药王IPO敲钟,3900亿
2.《中国新闻周刊》3000亿药茅来了
3.《子弹财经》66岁孙飘扬长舵恒瑞医药冲刺港股,能否破解国际化困局
4.《砺石商业评论》被百济神州紧紧追赶的恒瑞制药,正在失去“创新药之王”称号
作者:红菱
编辑:歌
京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